朝鲜战场的牺牲:九兵团的痛心与牺牲
朝鲜战场上,志愿军的非战斗减员在这一战役中达到了最为严重的程度,这场战斗也是九兵团司令宋时轮一生中最为痛心的时刻之一。
1953年,当第九兵团即将撤离朝鲜,宋时轮站在鸭绿江的岸边,眼睛远远地望着长津湖的方向,久久未曾移动。那一刻,往事如潮水般涌来:他曾带领15万英勇的战士踏上这片陌生的战场,而现在,很多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牺牲的战士,已永远留在了这片异国土地上。深感悲痛的宋时轮摘下军帽,深深地弯下腰,面对着长津湖行了一个深深的鞠躬。此时的他,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,那些已逝的战士,仿佛又回到了他的眼前。
长津湖一战,给宋时轮带来了深深的创伤。在那场严寒的战斗中,近三万名志愿军战士因极端寒冷的气候而冻死在战场上,成为无法回家的英灵。那时的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度,很多战士因为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,身体在严寒中逐渐失去知觉,最终英勇倒下。
展开剩余77%随着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首次交锋,尽管我方志愿军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,使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但麦克阿瑟依旧傲慢无比,认为圣诞节前一定能够摧毁我方部队。他不仅对外信心满满,甚至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公开登报,昭告天下。美军的兵力达到22万人,装备精良,物资充足,而我军仅有约23万人,武器装备和后勤条件远远落后于美军,麦克阿瑟坚信此次战斗将是一次轻松的胜利。
然而,在这种情况下,彭德怀迅速将敌情反馈给毛泽东。毛泽东接到战报后,深知局势紧迫,立即命令第九兵团紧急入朝支援。接到命令的宋时轮,不敢有任何迟疑,迅速带领第九兵团从东北开赴朝鲜,准备投入这场艰苦的战斗。
由于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重大,第九兵团在装备和物资的准备上出现了严重问题。尤其是在防寒物资方面,情况更是堪忧。大部分九兵团的士兵来自江淮和山东地区,对寒冷天气几乎没有任何应对经验。军后勤部门为其提供的棉衣仅是薄棉衣,这些衣物完全无法应对东北的严寒。贺晋年当时是东北军区副司令员,看到九兵团刚到时,许多士兵戴着大檐帽,穿着胶鞋,身上穿的棉衣简直薄得像纸一样,根本没有一件合适的御寒衣物。此时,东北军区已经将冬装分发给了早先入朝的第十三兵团,后勤仓库里没有多余的棉衣可以分给第九兵团。
情况非常紧急,贺晋年带领东北军区机关的工作人员,将自己身上的冬装脱下,及时为第九兵团补充了物资。他们还从未分配给十三兵团的库存中调拨了3.5万件棉大衣给第九兵团。然而,这些补充依然无法满足庞大的兵力需求,更不要说棉帽、手套、保暖裤等其他御寒物资了。或许当时的许多官兵认为,朝鲜的寒冷终究没那么厉害,大家顶一顶就过去了。
当时的我军机械化程度极低,士兵们仍需依靠步行前进,所有装备和物资都得由战士们肩扛手提。急于行军速度,一些部队将沉重的御寒衣物留下,造成原本就不多的防寒物资更加紧张。这样,刚进入朝鲜的第九兵团,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冻伤。
事实上,第九兵团的入朝之战是匆忙的,时间表的变化让一切都显得非常仓促。根据原计划,第九兵团应在11月末才正式入朝,但由于一些意外原因,第九兵团在11月11日便开始提前入朝,提前了接近二十天。原本预定的冬季装备在这一时间之前尚未能完全准备好。导致这一切的,正是一个人——张东荪。
张东荪,曾是旧中国的民主人士,深受美国影响,强烈反对志愿军入朝作战。他认为志愿军无法战胜美军,并且此举可能导致新中国与美国的全面战争,带来巨大的危险。他甚至愚昧地想充当中间人,试图通过将第九兵团的机密情报泄露给美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包括部队行进路线、行军时间等。这些情报泄露后,美军得知了志愿军的部署,不得不提前采取措施,导致第九兵团被迫提前行动,最终无法按计划补充防寒装备。
缺乏足够的御寒衣物只是导致冻伤的原因之一。更为致命的,是志愿军缺乏充足的粮食。在美军不断轰炸我军补给线的情况下,战士们只能依靠背包里残余的干粮和简单的食物。为了节约食物,上级命令战士们不得随便吃,只有得到命令才可以动用干粮袋中的食物。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,志愿军战士经常数日没有吃上一顿饭,饥饿严重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,极低的体温又加剧了冻伤的发生。
在严寒中,志愿军战士们不得不忍受饥饿和寒冷的双重折磨。许多士兵甚至无法生火,几乎没有任何保暖措施,身穿单薄棉衣,在冰冷的雪地中行军。为了取暖,他们只能靠在一起相互取暖,然而,寒冷还是不断吞噬着他们的生命。许多战士的手脚失去知觉,甚至在睡梦中因寒冷而丧命。没有经验的南方战士,一不小心便将手脚放到火堆旁,直接冻伤了自己。全连甚至因为一次简单的烤火行动,造成了大规模的冻伤减员。志愿军战士的痛苦和牺牲,成为了这一战的悲壮象征。
1950年11月27日夜,志愿军终于与美军展开激烈交火,负责主攻的27军由于冻伤,减员达到三分之一。许多战士的耳朵、手指和脚趾都被冻掉。当宋时轮接到战报时,内心深感痛彻。
然而,尽管面临如此恶劣的条件,九兵团仍然顽强地抵抗美军,尤其是在长津湖附近,志愿军成功逼退了美军主力。尤其是在11月27日晚上,美军的“北极熊团”遭遇了志愿军的突然攻击,志愿军成功占领了多个美军阵地,击溃了敌军,最终迫使美军北极熊团全军覆没。
东线战役中,第九兵团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战果,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。在15万士兵中,共有19202人战斗减员,28954人非战斗减员,总计减员48156人,占兵团总人数的32.1%。这场胜利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东线夹击计划。
1952年7月,宋时轮卸任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后,离开朝鲜。在中朝边境,面对长津湖的方向,他再次深深鞠躬,告别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。长津湖一战,九兵团留下的无数英勇战士,让人痛彻心扉,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仁信配资-正规配资官网-股票可以杠杆-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