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貌往往被视作一张“通行证”,能让人少走些弯路、多得到一分青睐。有人说,长得漂亮确实像占了一个大便宜的起点。反之,长得丑一些,有时就要吃些苦头。就有位学长的学姐给出过一个 vivid 的例子:她研究生笔试平平,面试也不出彩,但导师最终还是选中了她。原因并非学识多么出众,而是档案里她的证件照格外好看,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很深刻。于是这位学姐顺利进入了心仪学校继续深造,开启了研究生生活。
下面要讲的这位主人公,名字叫黄巢,确实算得上“命运多舛”的典型人物。关于他的名句,很多人都听过那句“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”,这正是传世的黄巢所创作的诗句。黄巢生得并不俊朗,人生的起点就带着几分坎坷与无奈。这样的出身,让他在风雨中一路摸爬滚打,学到不少世间的艰辛。
黄巢的家里以卖盐为生,盐在古代乃至现代都是极其重要的商品,几乎离不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因为盐的重要,家境看起来并不算差,至少比普通人家更具稳定的经济底蕴。但在当时的社会里,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,仕途才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。要想做官,就必须通过科举考试,只有考取高名次,才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。科举制度虽然有其进步性——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位的垄断——但对普通人而言,仍然是一个充满竞争与变数的路。
展开剩余65%黄巢曾多次尝试科举,但屡试屡败。为了改变命运,他又转而走武举之路,希望凭借军事才能改变现状。初期还算顺利,表现不错,理论上应该有希望得到更好的名次与前途。然而,皇帝见到他后,还是以他“相貌平平、被人称作丑陋”之类的印象,令他再次落榜。自尊心受到重创的黄巢,心气跌到了谷底;更重要的是,他家里其实还有一笔可观的财产可继承,他觉得至少不需要继续以牺牲自尊的方式去拼命考试。相比之下,像范进那样家境贫寒、不得不靠继续应考来改变命运的人,就没有这样充足的后盾只能继续钻研与坚持。
公元874年,河南一带遭遇严重旱灾,民生苦难日益加剧。与此同时,朝廷却在忙于对各地起义的军事行动,税赋不减反增,民间的负担越来越沉重,百姓连生存的最低底线都快顶不住了。就在这种矛盾激化的背景下,一个叫王仙芝的领袖带着灾民发动起义,反抗朝廷的征税与压迫。黄巢因此走上了与王仙芝并肩作战的路,成为他部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。
从此,黄巢的命运走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轨迹。他初步和王仙芝分道扬镳,独自发展势力,先后占领了广西和洛阳等地,并最终逼近长安城。那个时期的长安,因长期战乱,城中恐怕是人心惶惶。黄巢的部队进入城池后,尽管局势混乱,但他并没有像一些起义军那样肆意烧杀抢掠,而是以严格的纪律治理部队,并向百姓表明自己的立场:真正的敌人是那个因为长相被人嘲笑、而心怀敌意的皇帝,而不是普通百姓。于是他安抚民心,劝导百姓安心生活,给人们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。
黄巢的故事带给人们的,不仅是一个关于起义与反抗的传奇,更是一段关于“应试教育”和“看相生死攸关”的深刻隐喻。考试本应为普通人打开通道,但现实却常常让人感到无情;外表的评判似乎也会左右命运的走向。至于黄巢本人,尽管最终以一场震撼的政变结束了常态的权力格局,他也算是把自己命运的主动权重新夺回,并用一场非凡的行动狠狠地“回击”了那个曾经让他自卑的皇权体系。你们又会从这个故事里想到什么?美貌带来的便利是否真能让人走上更高的台阶,还是在命运的长河里,最终还是要看一个人面对困境时的韧性与选择?
发布于:天津市仁信配资-正规配资官网-股票可以杠杆-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