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幕下的香河新城,十七栋高楼如沉默的墓碑,记录着无数破碎的“京畿梦”。曾经被房价点燃希望的土地,如今成为中国城镇化最痛的伤疤之一。张大妈在空荡的社区广场上跳着扇子舞,她身后,是空置率极高的住宅楼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“鬼城”的悲歌。
这片伤疤的形成,始于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东风。彼时,香河楼市如同沸腾的油锅,欲望在空气中弥漫。“买到就是赚到!”的口号响彻云霄。房产销售们挥舞着喇叭,宣称“这里到国贸比通州还快!”,红底金字的“北京名校分校签约”横幅招摇过市,规划图上的地铁线如同金腰带般耀眼。房价一日三变,从6000元/㎡飙升至1.5万/㎡,温州炒房团挥金如土,北漂情侣倾尽所有,只为在样板间飘窗前留下“安家”的合影。老李,一位典型的投资客,仅用20万首付便购入三套房产,三个月后净赚90万,开着新提的保时捷驶过尘土飞扬的工地,却未曾预料到,这里将矗立起多少人生的废墟。
2015年深冬的凌晨四点,老张裹着棉被蜷缩在香河某售楼处队伍的最前端。三百多人的长龙蜿蜒其后,每个人眼里都燃烧着同样的渴望——用半生积蓄,押注环京楼市的“黄金梦”。十年后,同一个售楼处大门紧锁,野草从地砖缝中顽强生长,破碎的广告牌上,“京畿热土”四个字在凛冽的风中摇晃。而老张那套曾经价值250万的房子,如今中介挂牌价仅为40万,却依旧无人问津。
展开剩余70%2017年6月,限购政策如同盆冰水,浇灭了环京楼市的热情。外地购房者需提供三年社保,香河楼市一夜入冬。曾经人声鼎沸的售楼处,如今销售人员聚众打着游戏消磨时光。某楼盘策划总监苦笑着回忆:“去年这时候,我一天要接待200组客户,现在一周都见不到两拨人。”
“万人社区”的夜幕下,亮灯率不足三成;超市老板王姐指着积灰的货架叹息,曾经备下的五十箱啤酒,如今一个月都卖不完三箱;公交站牌下,等待公交车的大多是银发老人,年轻人早已逃回北京租房,香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周末空城”。
王泽翻出泛黄的购房合同,2016年,他以1.2万/㎡的价格买入一套98㎡的三居室。曾经有人出价196万被他拒绝,如今,挂盘半年,中介建议他将价格降至40万试试。他住在北京南六环不足10平米的隔断间里,每月却要偿还香河4800元的房贷。“当年觉得是跳板,现在成了拴住脚的铁链。”他说。
小唐的遭遇更加令人心碎。他曾拥有香河和宝坻两套房产,裁员通知到来时,他不得不跪求中介,甚至愿意白送首付求接盘。最终,他亏损了近70万,搬家那天,冷雨倾盆,他在业主群里留下“地狱笑话般的一生”后,拉黑了所有联系人。
驱车穿行香河新城,西区的“欧洲风情街”橱窗破碎,东区规划中的三甲医院仍是荒地,产业园区斑驳的招牌下,电子厂流水线空转。小陈无奈地说:“月薪3800招不到本地人,都跑去北京送外卖了。”经济学家指出,“睡城”模式注定崩塌。北京虹吸了京津冀80%的科创企业,香河只能承接低端产业,没有高薪岗位,人口自然无法留住。讽刺的是,距离香河50公里的通州副中心拔地而起,优质资源近在咫尺,却远在天涯。
同样的剧情在长三角上演。昆山花桥某楼盘房价从3.2万/㎡阴跌至2.3万/㎡,投资客老周站在毛坯房里,无奈地抽着烟:“当年销售说‘上海下一站’,现在成了‘上海不要站’。”太仓等城市正在努力自救,但能否扭转人口颓势仍是未知数。
当售楼处沙盘蒙尘,当炒房客铩羽而归,或许我们应该重拾最朴素的真理:房子不应该是杠杆游戏中的筹码,而是安放人生的容器。没有产业支撑、没有人气滋养、没有配套设施的钢筋水泥,终将变成现代鬼城。真正的家,永远生长在有烟火气、有工作、有未来的土地上,无论这土地离北京50公里还是5000公里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仁信配资-正规配资官网-股票可以杠杆-正规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